教育评说之窗教育评说之窗教育评说之窗

国乒金牌教头转型 打造"拿世界第一的乒球机器人"


近日,由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和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合作研发的乒乓球发球机器人庞伯特M-ONE正式公开亮相,这也是全球第一台可量产的用机械臂持球拍发球的机器人。记者犹记得多年前采访施之皓时,从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金牌主教练,到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转型后的他有个梦想,“要造出能拿世界第一的乒乓球机器人。”如今,这个梦触手可及。

让机器人陪你打球

作为曾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惊艳现身的庞伯特对打机器人的“兄弟”产品,此次推出的发球机器人M-ONE不仅在外观上极具拟人化和冲击力,在人工智能应用上也有着极大突破。

M-ONE有两个胳膊,一个胳膊用于抛球,一个胳膊用于击打。其拟人化的击打方式,能够激发出更多的选手和机器人互动的兴趣,如同贴身的乒乓球智能教练。

上海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杨跞介绍,M-ONE有四大功能特色,一是通过两跳发球、落地任意设置来高效模拟专业运动员的技术;二是利用球拍快换来模拟不同的运动特色;三是经由专业手机APP有效形成人和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四是拥有高效的数据化系统,将动作采集起来,使每个动作得到精准分析。

曾经有这样一段视频:德国选手波尔与机器人对阵——机器人仅凭单臂机械手,就能包下所有近中远台,从容不迫;前世界第一选手左右奔忙、高接低挡,只能依靠滚网球和擦边球扳回劣势,最后机器人11比9战胜波尔。彼时,这段充满想象力的视频由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制作,令施之皓印象深刻,“现实中的机器人没这么厉害,只是借用电脑特效。乒乓球人机大战,暂时噱头大于竞技。”

科学源于幻想。如今,乒乓球人机大战成为现实。2015年,中乒院成立乒乓球运动智能化研究中心,目标是在两年内制造可以当陪练的机械手臂。2017年11月,由中乒院与新松公司合作研发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品化的乒乓球机器人在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正式亮相。

2017年,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品化的乒乓球机器人正式亮相。

几次升级之后,庞伯特的速度不断提升,“自学能力”不断增强。它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模型,一边打球,一边“钻研”对手的动作和击球方式,通过乒乓球轨迹预测以拟定智能回球策略。

中乒院副院长任杰介绍,新一代乒乓球发球机器人M-ONE的发球更睿智灵巧,短球够短,长球够快;落点精准,线路随意;高吊低搓,擦边擦网。“手机App轻松互联,训练方案个性化定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技能学习、健身锻炼或专业训练的需要。”

带动产教融合发展

中国乒乓球项目在世界乒坛立于顶尖位置,而依托上海体育学院高水平大学建设更有助于推动乒乓球机器人的研发。在学校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时代办学实践中,施之皓倾其对乒乓球运动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多项极具创新的思想,引领乒乓球机器人的研发方向。

乒乓球机器人的研发轨迹融入了中乒院师生的训练和教学需求、中乒院科研团队多年服务国家乒乓球队奥运攻关的经验和体会。中乒院的经验、智慧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应用开发的乒乓球机器人,无疑具有着亮眼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优势。

2018年,乒乓球实验教学中心成功入围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乒乓球实验教学中心主要由机器人实验室、技战术分析实验室、技能测评实验室、数字化教学训练中心、器材研发实验室、器材检测实验室、乒乓球实战实验室、乒乓球体能实验室组成。中心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分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将“产、学、研”相结合,校内外相融合,形成了“两大模块、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奠定基础。

作为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高科技产品,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对体育行业有重大影响,也具有改变机器人未来的潜能,体现了上海体育学院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主动性。上海体育院院院长陈佩杰教授认为,中乒院将乒乓球机器人研发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可以带动体育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为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未来有一天,乒乓球机器人也可以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同台竞技。

施之皓告诉记者,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乒乓球运动后,还将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引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他希望通过双方技术与市场的强强联手,能够将新松的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于中乒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产品的升级改造,“庞伯特跟真正的运动员、教练员发出的球非常相似。期待有一天乒乓球机器人可以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同台竞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教育评说之窗 » 国乒金牌教头转型 打造"拿世界第一的乒球机器人"